轿车一般分为手动挡(MT)和自动挡(AT)两种变速方式:一般手动挡的档位排列方式都是像个躺倒的“王”字,俗称“王字挡”。但是自动挡的车的档位方式就不一样了,有很多开惯了手动挡车的车主刚开始不习惯自动挡的档位,为啥?一个原因是先前的数字变成了字母,二是自动挡档位种类有点多,要是事先不知道的话,还真让你有点不知所措!
不知道这张图开车的小伙伴有木有见过?
有很多车主开自动挡车往往只用D挡、P挡,连N挡都很少用,其他档位由于不了解其具体功能,都不怎么用。
今天爱车君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自动挡档位种类和一些驾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自动挡一般有以下几个挡位:
P挡:代表的是泊车挡,当车辆停车时需要把挡挂在P挡,包括关闭发动机停车和长时间怠速停车。
R挡:代表的是倒挡,倒车时需要把挡挂在R挡上。
N挡:代表空挡,这与手动挡的空挡是一个意思,短时间停车时可以挂在空挡上。
D挡:代表前进挡,挂在这个挡位上车辆就会前进,处于这个档位时,变速箱会根据车辆的速度和油门的情况在1至最高挡位之间自动切换。
S挡:代表运动模式,当挂在这个挡位上时,变速箱换挡时机会延迟,使挡位在高转速下保持更长的时间加大车辆动力,当然这样会更费油。
数字挡:有些自动挡车型在D挡下面会有3、2、1三个数字,这三个数字也都是前进挡,它们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挡位限制,从上到下依次是:3代表挡位限制在1挡至3挡之间不会升至更高的挡位,可以在超车时使用;2代表挡位限制在1挡和2挡之间,用于湿滑路况的起步或慢速前进时限制挡位的作用;1代表挡位限制在1挡,可以用于爬坡等需要大扭矩输出时使用。其实通俗讲的话和手动挡功能差不多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车上面你找不到1挡,二是字母L,其实和数字1挡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增加扭矩输出。)
M挡:代表手动模式,自动挡车上还有一个档位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就是M挡,这个档位一般出现在手自一体的车型上面。当挡位挂在M挡时,换挡就需要司机自己手动来完成了,我们经常能看到手自一体车型的带换挡杆附近会出现“+”“-”这两个符号,“+”号代表升挡,“-”号代表降挡,也有的车型使用的是拨片换挡,位置在方向盘的下方,左右各一个。
好了,介绍完自动车上面的档位后,我们就该看看自动车的档位都有哪些类型了。
直排式挡位这种档位在自动档位中比较常见,但开过的车主都知道这种档位设计有个缺点就是比较容易挂错,在启动过程中要注意仪表台的指示灯。
2.阶梯式挡位这种档位特点正好和直排式相反,不容易挂错,但就是换挡时不方便,流畅感消失。
3.怀挡怀挡在欧美国家曾经比较流行,不过在中国还是比较少见的,怀挡的位置在方向盘右侧,目前奔驰的很多车型都在使用怀挡,还有很多美系车也使用这种设计。怀挡的优点是节省出中控台的空间,缺点是由于占据了一侧控制杆的位置,把雨刷、转向灯等功能都集中在另一侧的控制杆上,与地挡的双控制杆相比,这个控制杆虽然操作起来比较繁琐,但习惯后也不是什么难题。
4.电子挡杆电子挡杆前些年还比较少见,不过最近有很多厂商也开始使用这种设计,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宝马,还有一些其他品牌的某些车型也使用电子挡杆,比如奥迪A8L、克莱斯勒C等。
图七
5.旋钮式挡杆旋钮式挡杆比较少见,使用这种设计的车型有捷豹XF、XJ、XK和路虎的揽胜、揽胜极光。其实旋钮式挡杆也属于电子挡杆,只是外形和换挡方式不同,它们的原理是一样的。熄火后这个旋钮会降下去,与中控台形成一个平面,看起来很精致,启动发动机后旋钮升起。特点嘛,就是很炫!不过也让很多没有接触过此类车型的人,因找不到档位而尴尬不已。
最后,爱车君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动挡的注意事项:
1:启动车辆时,档位应处于P挡或者N挡上。这是基于对启动保护而专门设计的启动模式,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车辆处于前进或倒车档位时,突然启动而出现事故。现在很多手动挡车型,启动车辆时,必须要踩住离合器就是这个原因。
2:停车时,档位应处于N挡或者P挡。其实,这个说法也不是绝对的,我们知道手动挡在等车时,都会处于空挡,因为手挡只需一个回位操作就可以,自动挡的话,根据等待时间来确定,如果时间较短(几十秒钟),也可以采取不换挡+踩住刹车就可以,要是等待时间长的话,建议在P或N挡上面。
3:下坡时,不要使用N挡滑行。自动挡车由于和手动挡的变速箱设计的不同,在下坡时是不能使用N挡滑行的,因为此时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很高,而发动机怠速运转,变速器油泵供油不足,润滑状况恶化,而且对变速器内部的多片离合器来说,虽然动力已经切断,但其被动片在车轮带动下高速运转,容易引起共振和打滑现象,产生不良后果。
4:拖车时,应处于N挡上面。买车上,有些说明书上明确说明在拖车时,拖车时把挡挂在N挡上,拖车速度不应超过50km/h(有些车型设定为30km/h),行驶距离不超过50km,处于对变速箱的保护,如果行驶时间长或距离长,一定要中途停下来缓冲一下。如果距离过长,建议使用板车拖车,这样是保护车辆最安全的方法。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由嘿哈武汉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