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专访黄滨伟大的音乐,是能帮助人成长的
TUhjnbcbe - 2021/5/5 20:10:00
北京儿童医院谈导致痤疮发生的几大原因 http://kangtya.com/shenghuo/lehuo/1036.html
她有着震撼人心的琴技,却如隐士般低调。她年少成名,14岁时在维尼亚夫斯基大赛上夺冠,之后,又摘得帕格尼尼大赛桂冠,惊艳琴坛。

*滨,无疑是当今最杰出的华人音乐家之一,她谦逊,勤恳,才华横溢,默默耕耘着艺术事业。

她善良,真诚,衷于公益。疫情期间,曾积极向演艺机构捐献医疗物资,并坚持通过网络给学生们上课。随着演出行业的复苏,她又重新回到舞台上。

本月底,*滨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

本期专访,听听她对这部杰作的感悟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01难在思想格局▲*滨用演奏帕格尼尼《第24随想曲》

Q1:您成名于帕格尼尼大赛夺冠,也擅长演绎帕格尼尼。您这次将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与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其实是差不多时期的作品,但却却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艰深。在您看来,为什么同时代的欧洲小提琴作品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滨:帕格尼尼的技巧是属于他自己的创新技巧,是横空出世的,贝多芬则是延续了传统演奏技巧,从科莱里、维奥蒂等人,再到德奥小提琴家一路传承下来的。

作曲方式、和声运用以及风格上,帕格尼尼和贝多芬都比较古典。但帕格尼尼深受意大利美声歌剧影响,有咏叹调和通俗音乐在里面。而贝多芬的创作理念,是从巴赫、海顿这些德奥前辈那里继往开来的。

帕格尼尼的作品对演奏者,更多的是技巧上的巨大挑战,而贝多芬则在思想格局、音质纯净透明度方面,对小提琴家提出了很高要求。

02巴赫般的结构大师▲巴赫《第三无伴奏小提琴组曲》

Q2:不久前,您刚演奏了莫扎特《第四小提琴协奏》,您觉得贝多芬的小提协奏曲,是否深受莫扎特影响?

*滨:莫扎特、海顿对贝多芬肯定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我认为贝多芬是一位搭建结构的大师,他更多是受到来自巴赫的影响。

莫扎特的器乐作品多以歌剧为灵感,贝多芬则纯粹是从器乐角度出发,他善于从一个简单的小动机发展出一部宏伟的交响乐,这种作曲结构的思维来自巴赫。

纯粹从演奏的音色或音质感觉上,贝多芬和莫扎特有相近之处,但我觉得莫扎特和贝多芬是两种差异较大的音乐语言。

莫扎特的音乐戏剧性更强,性格刻画鲜明,贝多芬更多的是结构与力量。莫扎特更具有瞬间的性格色彩变化,贝多芬需要有清晰的结构认识,去把握长线条和大气势。

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是他年纪较小时创作的,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即兴感,演奏时注入太多深思反而会破坏那种鲜活灵动。演奏贝多芬是需要严谨设计的,力度和层次上都需要反复推敲,这一点上也很像巴赫。

03

用“大炮”拉贝多芬

▲*滨用“大炮”演奏帕格尼尼《第五随想曲》

Q3:您曾在年录制过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使用的是帕格尼尼那把传奇的名琴“大炮”,能否谈谈那张唱片录制的相关经历?以及您现在回头去听,如何评价自己当时的演绎?

*滨:那是一版现场录音,一遍录下来的。录制时用的那把琴是帕格尼尼的“大炮”,我后来也使用过两次,那把琴音色丰富多彩,音量宏伟多层,声音非常饱满,有着妩媚靓丽的高音和浑厚饱满的低音。

我也拉过很多名琴,它们也有同样的优点,但我觉得“大炮”是所有这些优点的放大版。它能激发你很多灵感,贝多芬的协奏曲里很多华丽的高音和力量十足的段落。

现在回头听我仍然觉得这把琴太不可思议了。当时的录音器材非常简陋,但录出来的效果竟然很不错,拉过这把琴后再拉别的琴,总觉得心里少了点什么。

04

喜爱的版本

▲*滨演奏《梁祝》

Q4:您多次表达了对小提琴大师海菲茨的崇拜之情,您如何看待他对贝多芬作品那独特的诠释方式?

*滨: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评价海菲茨,我相信不管他用什么方式去诠释,都有他的道理,我只能去欣赏他对小提琴无与伦比的驾驭能力。

也许你对他贝多芬作品的诠释方式不认同,但不得不承认他发音的完美是无人能及的,仅听他的音色就是一种至高享受了。

Q5:很多名家都为这部协奏曲创作了华彩乐段,近些年演奏家对华彩的选用越来越多元,您个人倾向的华彩版本是?

*滨:我一直是用克莱斯勒的华彩,很多人现在会演奏贝多芬为钢琴版本而作的华彩,但我个人觉得克莱斯勒的华彩写得太棒了,无法超越。

05

不同阶段的感悟

▲*滨演奏《奇异恩典》

Q6:不久前逝世的小提琴大师IdaHaendel曾表示,她很抗拒听太年轻、没有足够人生阅历的人演奏贝多芬、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滨:我并不觉得一定要等到人生阅历够丰富,才能去演奏这些伟大的作品,反之,伟大的作音乐,是能帮助人成长的。

我记得第一次跟乐队合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是19岁,当时我参加蒂博国际小提琴大赛决赛就拉了这部协奏曲。那时我对这部作品的感触颇深,人在不同阶段,人对一首曲子的感受是不同的,你只要真实展现出你内心的感动就足矣。

对一首曲子内涵的理解,也不见得是随年纪而增长的,也许一个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自然而然领悟到了其中深意,比如年少有为的梅纽因,以及最近很出名的李映衡。

Q7:贝多芬这部协奏曲中管弦乐队分量很重,这次和您合作的杭州爱乐乐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乐团,您如何看待这次合作?

*滨:我之前听过很多杭州爱乐的演奏,觉得这是一支非常棒的乐团。本来三月份计划跟*和杭州爱乐乐团合作的,但受疫情影响取消了。

指挥家*比我年纪稍微小一点,十几岁出头的时候我们有一起去深圳演出,当时他弹了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我拉的是圣桑的小提琴协奏曲,指挥是张国勇老师。这次跟*合作,我非常期待。

10月31日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一起聆听*滨奏响贝多芬!

纪念乐圣贝多芬诞辰周年系列

时间

.10.31

星期六19:30

地点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东方音乐厅

阵容

指挥:*

独奏:*滨

乐团:杭州爱乐乐团

曲目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

*曲目以现场为准

购票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访黄滨伟大的音乐,是能帮助人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