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金融危机或者经济“黑天鹅事件”时,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各国的政府部门都会或多或少地出台一些救助计划,甚至针对某个被打击严重的行业或企业至今进行“输血”。
就好比去年开始爆发新冠疫情后,美国就祭出了1.9万亿美元的大规模救助计划。其中针对受影响比较严重的航空业,就批了亿美元的直接补贴,像美国四大航空公司最多的(美国航空)都分到41亿美元的免费蛋糕,最小的也有22亿美元(西南航空)。
实际上,在21世纪之前,美国就有不少政府大手笔救助单个企业的案例。
随便举几个例子如下:
1、年-年期间,先后4次以政府担保贷款的方式对军工巨头洛克希德公司输血,金额分别为0万美元、2万美元、2万美元和万。
2、年,美国为本土汽车集团克莱斯勒公司提供12亿美元的政府担保贷款。
3、年,克莱斯勒再一次获得了救助,金额是亿美元;这次和它一起接受救助的还有同行通用公司,通用获得的金额是亿美元。
从所处的年代上看,上列三次救助的金额都算是非常巨大。
不过相比美国最大的一笔政府对企业的救助,这三个案例的主角只能算小巫见大巫。
获得这一“殊荣”的企业名字叫作美国国际集团(AIG),是一家以美国为基地的国际性跨国保险及金融服务机构集团,总部设于纽约市的美国国际大厦,绝对属于华尔街有头有脸的角色。
但是,次贷危机的爆发,让其被迅速击溃。从公布的数据来看,这家金融大鳄当时的财务状况要比雷曼兄弟还要糟糕得多,只不过结果是雷曼兄弟倒了。
年底将AIG旗下私人银行和机械类保险业务两大部门卖出去后,年1月又卖掉了整个加拿大的所有产业。即使如此,年3月2日,美国国际集团公布年第四季度业绩的时候,依然亏损亿美元——创下美国有史以来最大公司季度损失。
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同时出手,通过政府担保贷款、直接补贴和收购部分股权的形式,短时间内先后五次像这家公司输入了亿美元。
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就算按照现在的汇率,折回人民币都要超过1.18万人民币(当时的汇率折算更多)。
年,我们的海南省GDP总额为.39亿美元。也就是说,这次救助的金额,超过了海南省GDP的2倍。
要知道,这只是一年内对单个企业的救助金额。
当然,也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代价就是将公司的80%股权(优先股)抵押给联邦政府,时间是30年。在抵押期间,联邦政府自负盈亏,同时具有财产的绝对处置权。年,美国财政部便以亿美元将AIG所有的海外业务,一次性卖给了大都会人寿。
年1月14日,AIG宣布已偿清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全部救助贷款,并将美国财政部持有的优先股换成普通股。年,美国国际集团(AIG)宣布还清了全部美国国家援助。
在这之后,美国联邦政府放弃对AIG的处置权,但依然拥有普通股的收益权,每年获得的净利润归入国库。
经过十年的努力,年2月12日,AIG宣布年第四季度每股盈利预期同比增长.9%,营收近持平,同比扭亏,一般保险业务重新恢复承保盈利能力。
如无意外,到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AIG可能就会出现了次贷危机以来的首次盈利。
但事情就是这么巧,这个时候,新冠疫情爆发了,而且美国迅速成为了“震中”,并长期维持着确诊量和死亡量的全球第一。
于是,主打人寿保险的AIG又走回了亏损的大道——仅年上半年净亏损就达到了7.3亿美元。与此同时,该公司在去年2月份和3月份的两个月,股价还大跌60%,债券的信用评级也从AAA变回了BBB+。
最后,说个有意思的事,次贷危机导致雷曼兄弟倒闭之后,美国国会还特意通过了一个“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救助标准,最主要的条件是“企业资产超过亿美元”,按照标准,当时有44家金融机构入围。到了年,美国国会将“大到不能倒”的定义改为“资产至少为2亿美元的金融机构”,入围的名单也由此缩少到只剩13家。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