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自动驾驶产业链之V2X相关公司分析
TUhjnbcbe - 2025/3/7 18:4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年,随着环境感知、决策算法、5G、V2X等智能汽车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加之政策给予的大力支持,智能网联汽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无论是面向辅助驾驶的L2、L3自动驾驶,还是基于C-V2X的互联汽车,都开始从前期的技术验证进入前装量产。

V2X指的是车辆与周围的移动交通控制系统实现交互的技术,X可以是车辆,可以是红绿灯等交通设施,也可以是云端数据库,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帮助自动驾驶车辆掌握实时驾驶信息和路况信息,结合车辆工程算法做出决策,是自动驾驶车辆迈向无人驾驶阶段的关键。

产业链各厂商均在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与产业链其他环节厂商谋求合作,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形成一股合力,促进我国C-V2X产业链朝着上下游企业联系更加紧密的方向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车联网模组:移远通信(.SH)

移远通信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模组龙头。公司成立于年,从事物联网领域无线通信模组及其解决方案的设计、生产、研发与销售服务,可提供包括无线通信模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及云平台管理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根据BergInsight统计,公司在年超越加拿大SierraWireless,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

目前已与全球超60家主流Tier1供应商合作,形成涵盖5G、C-V2X、LTE、LTE-A、GNSS、WIFI等技术的较完善的车规级产品线。

公司在已具备的规模基础上,加大研发投入,已开发出C-V2X车载终端和路侧终端,可满足ADAS、车辆安全驾驶、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系统等需求,在国内车载市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竞争优势:

1)国内厂商逐渐侵蚀海外市场份额,模组龙头增长势头迅猛:自年开始,中国厂商出货量份额逐渐超50%,移远位居第一。

据TSR数据显示,年公司蜂窝物联网模组销量已达到全球第一。截至年6月份,公司出货量已超过1.5亿片,稳居全球第一名,是全球第二名的三倍,未来整体市占率提升空间仍然巨大,问鼎全球。

2)业务布局完善,规模效应优势显著:目前国内仅头部厂商研发了5G产品,移远产品线最为齐全,巨额研发费用与行业逐渐提升的高门槛促使强者恒强。

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市场份额大幅提升。-营收CAGR=87%,前三季度年仍保持53%的高增长。

车联网模组:广和通(.SZ)

广和通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通信解决方案和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

广和通创立于年,致力于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和应用的推广及其解决方案的应用拓展,在通信技术、射频技术、数据传输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上形成了较强的研发实力,是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产品与方案提供商。

公司的POS、PC无线通信模组业务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公司年进入PC领域,深耕英特尔生态,年开始大规模出货,目前的出货量达到百万台,成为全球PC端模组龙头。

竞争优势:

1)竞争优势广和通作为英特尔唯一投资的模组厂商和英特尔具有十分紧密的合作关系。

广和通联合英特尔在MWC(世界移动大会)面向全球市场发布其首款5G通信模组:FG。

由于长期与POS机头部厂商合作,公司在POS模组市场稳定50%份额。凭借英特尔在笔电市场的优势地位,公司在笔电市场份额稳定在50%。

2)收购SierraWireless的车载前装业务,协同优势显著。

SierraWireless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供应商,目前占据全球车载模组市场20%份额。收购将进显著拓展海内外车载通信模块市场和客户。

包括VW(大众集团)、PSA(标致雪铁龙集团)及FCA(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等全球知名整车厂,而广和通自身也和赛格导航、博实结、华宝科技、比亚迪等车联网领域相关公司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

上半年广和通跃升为全球第三大物联网模组供应商。同时,公司的营收与净利润也高速增长。

营收从年增速加快,-年营收CAGR=77.2%。归母净利润方面-年CAGR高达70%。

车联网模组:日海智能(.SZ)

日海智能是通信连接设备龙头。公司成立于年,受到行业格局变化的影响经营业绩有所下降。年变更管理团队,业务聚焦物联网后经营业绩迅速恢复。

日海智能年相继收购了龙尚科技与芯讯通,入股美国艾拉,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云+端”的物联网战略布局,卡位物联网发展关键环节;

在年重新确立了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发展战略,在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之上布局“AI+”能力,引入全球领先的软件团队,形成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的全方位一体化服务能力体系、软硬件完备的产品体系。

竞争优势:

1)5G领先优势、模组类型齐全助推公司占据高额市场:公司于年率先推出5G模组,可应用于下游多场景。

公司产品覆盖2G、3G、4G等蜂窝通信模块以及GNSS定位模组,至年模组出货量连续位居全球第一,在车队管理、能源管理、移动支付及包括共享单车管理、工业制造、智能家居、医疗健康、物品追踪器、个人追踪器等垂直行业在内的其他新兴应用领具有领先的市场份额优势。

2)携手美国艾拉,共同发力中国物联网市场:合资公司成立后,中国成为艾拉物联全球最大的市场,平台增长强劲。

公司年转型物联网后,营收大幅增长:年收入增长达到47%,同时物联网业务在收入所占比重逐渐增大。

车联网模组:Telit(TCM.L)

Telit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制造商。公司与年成立于意大利。早在年就已经基于物联网模组打造物联网云平台deviceWISE,基于该平台提供从物联网模块到云平台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deviceWISE平台可针对所有设备和数据传输进行全面管理和配置,让设备快速接入云和APP,功能包括远程设备管理、安全云存储、应用集成等。

TelitdeviceWISE物联网平台全面涵盖设备数据采集、管理和分析等功能,大幅降低物联网应用开发难度。

竞争优势:

1)收购硅谷GainSpanCorporation,显著提升公司物联网业务模块:该公司设计、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用于电池和线路供电设备的超低功耗Wi-Fi芯片和模组,此次收购扩大了公司现有的物联网产品和服务组合,助力公司实现传感器到云、端到端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实现。

2)高端M2M解决方案行业领先,拥有设备到云完整解决方案:TelitdeviceWISE物联网平台可以提供完闭的解决方案,公司凭借其领先的技术优势常年盘踞全球物联网模组市场营收龙头。

公司近5年营收稳定增长。公司在-年的CAGR=5.9%。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物联网模组和云服务及解决方案,其中物联网模组毛利率水平在30%左右,而云服务及解决方案的毛利率水平高达近60%。

车联网模组:U-Blox(UBXN)

U-Blox是全球领先的提供不同LPWA解决方案的通信模组厂商。公司创建于年,年在瑞士交易所上市。

其产品包括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通信模块、软件及在线服务等,重点服务领域包括大众消费市场、工业级市场、汽车前装和后装市场。

U-Blox通过收购不断巩固自己在车联网市场的地位,提供不同方案的LPWA解决方案,逐渐迈向自动驾驶领域。

车联网模组:Gemalto(GTO)

Gemalto是世界一流通信模组厂商和数字安全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公司成立于年,起初专注于SIM卡业务。

目前公司重点业务领域为研发个人化的产品、数字安全软件等,向企业和政府提供数字安全技术和服务解决方案。

年Gemalto全资收购德国Cinterion公司,是一家领先的工业用机器对机器(M2M)无线通信模组供应商。

年其M2M业务的营业收入达1.45亿欧元,约占20%的市场份额。收购了西门子无线模组公司后,Gemalto组建了全新的物联网的事业部,曾创造过多个全球第一。

年做出了全球第一款蜂窝的模组,随后第一款带二次开发能力功能的模组,第一款车规IoT的模组,车联网模组出货量、营收全球领先。

年12月,法国Thals全资收购Gemalto,看好公司数字化战略业务,Gemalto通信模组业务逐渐边缘化。

近年来,Thals逐渐加强对信息技术业务的资金投入,使得其在国防安全领域更具竞争力,Gemalto未来通信模组业务逐渐模糊。

公司营收稳定,毛利率维持30%以上:年到年,公司营业收入稳定在亿元左右,毛利率从36%下滑到33%。

车载联网终端:华阳集团(.SZ)

华阳集团成立于年,是国内领先的汽车电子供应商。公司业务覆盖汽车电子、精密压铸、精密电子部件和LED照明四大板块。

其自动驾驶产品主要包括新一代自动泊车系统、海思环视系统和搭载“煜眼”技术的高清车载摄像头、以太网AVB摄像头、驾驶员监控系统等产品为主。长期供货于长城、长安等自主品牌和福特等合资新品牌。

天眼查APP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4,家经营范围含“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无人驾驶”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其中,广东省自动驾驶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超过32%。

据央视财经报道,年以来,自动驾驶行业逆势而上,发生多起大额融资事件。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外自动驾驶企业融资总金额超过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1%。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有融资信息的自动驾驶相关企业超过70家,融资金额高达数百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自动驾驶相关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天眼查APP专业版专利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有超过1.2万件与“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相关的专利,其中于年新申请的专利超过3千余件。

竞争优势:

1)不断淘汰低端客户,高端大客户优势显著:长城作为其核心客户,HUD等新产品已在王牌车型哈弗SUV系列装配;

2)公司主要业务智能座舱相比自动驾驶将更快落地:智能座舱是自动驾驶中最先落地的环节,传统中控屏和液晶仪表盘向大屏化、一芯多屏化升级,叠加车载HUD、无线充电等渗透率的提升,公司作为智能座舱领头者,自动驾驶终端有望显著放量;

3)前瞻布局ADAS,“煜眼”技术显著改善自主泊车系统:华阳集团新推出的海思环视系统将极大丰富ADAS功能,AVM市场份额显著提升,“煜眼”技术显著提升摄像头的感知精度,自主泊车系统稳定性增强。

公司持续优化自主品牌客户结构,营收有所放缓。强化与核心客户的合作后,公司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从年35%提升至年的44.4%。

同时公司销售毛利率平稳,始终维持在20%以上。在自动驾驶的推动下,公司自主品牌有望快速崛起。

车载联网终端:锐明技术(.SZ)

锐明技术是全球商用车载监控龙头。聚焦商用车视频监控和车联网18年,细分行业龙头公司,产品覆盖商用车全系车型。

公司外销“商用车通用监控产品”,内销“商用车行业信息化产品”,全球累计超过万辆商用车安装有公司的产品,年在全球车载视频监控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

竞争优势:

1)细分行业龙头优势:公司在全球车载移动视频监控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排名全球第二,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2)行业综合解决方案优势:公司业务线能够覆盖公交、出租车、两客一危、校车、环运、渣土清运等不同场景提供专业的一系列行业解决方案。

营收增势稳健,战略转型成果显著。锐明技术年实现营收15.6亿元,同比增长32.2%,归母净利润达到2.0亿,同比增长28.8%。

从营收趋势可以看到,公司从单一商用车监控供应商向综合方案解决供应商转型成果显著。年商用车综合监控信息化系统收入占比达57.8%。

车载联网终端:鸿泉物联(.SH)

鸿泉物联是商用车车联网终端设备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年,聚焦货、客与专项作业车辆智能网联化业务。

主要产品包括代表智能化技术路径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和代表网联化技术路径的智能增强驾驶系统、人机交互终端、车载联网终端,产品共同服务于商用车前后装市场。公司前装市场与多家整车厂建立业务关系,后装市场市占率高达80%。

竞争优势:

1)大客户云集优势,高市占率逐步向全国范围渗透。

前装市场,公司已于国内前五大重卡整车厂中的四家达成业务关系(分别为东风汽车、中国重汽、陕汽、北汽福田),后装市场公司ADAS先发优势显著,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城市覆盖率超过80%。

2)各项技术指标行业领先。

公司形成了智能增强驾驶、专项作业车高级辅助驾驶等核心技术,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3)“国六”政策和下游市场需求双驱动,坐享行业高增红利。

“国六”首次将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远程OBD)的要求应用到国家标准,中轻卡将逐步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网联设备。同时中轻卡销量约为重卡两倍,公司联网设备将更广泛应用于各类商用车。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稳步攀升,-Q3公司营收为2.7亿、2.5亿、3.1亿、3.0亿。各项业务收入稳步攀升,业绩增长稳定。

车载联网终端:万集科技(.SZ)

万集科技是智能交通行业的领跑者、ETC行业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年,是国内专业从事智能交通系统(ITS)研发、制造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车联网、大数据、云平台、边缘计算及自动驾驶等领域积累了大量自主创新技术,开发了车路两端激光雷达、V2X车路协同、ETC、动态称重、汽车电子标识等多系列产品,为智慧高速、智慧城市提供全方面综合的解决方案,在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行业取得了领先的市场地位。

ETC市场份额连续五年位列行业前三。同时在RSU领域技术和份额也保持领先,是全球首家提供路侧32线激光雷达的厂商。

竞争优势:

1)ETC行业龙头,受益于OBU政策普及:公司作为一直处于行业市场前三的ETC龙头,国务院推动ETC全面普及,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优势。

2)智能网联终端设备成熟度高:公司推出的V2X+激光雷达车路协同方案率先落地全国首条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测试路段,成熟度遥遥领先,成功通过车规级测试,携手宇通、东风等厂商,智能交通行业领跑者地位凸显。

公司营收增势稳健,年ETC随着推广力度加大,公司OBU出货量大幅增长。年营收高达33.5亿,同比增长.1%。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渐入佳境,低智能化和网联化水平的车辆已经实现规模化应用,如何尽快推动高级别智能网联汽车的商用,成了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两会”代表所言,加快标准法规的制定、强化网络安全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多方协同。

正如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所建议的,加快自动驾驶商用和智能交通普及,不仅需要国家层面加大政策创新力度,为自动驾驶规模化商用开辟合法化路径,鼓励企业加大自动驾驶及关键软硬零部件研发创新,还需要建立由各级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参与的自动驾驶规模化商用推进机制,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如此才能更好地加速汽车甚至整个交通系统的智能化进程。

注:本文内容主要摘自西南证券,中外行业研究整理推送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动驾驶产业链之V2X相关公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