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报价,一是看保价能力,二是看报价品牌。很好的产品力理解,就是汽车的配置和耐用度,配置较高、品质较好的汽车在销售时自然更受用户青睐;而品牌则是看这款车在用户中口碑如何,口碑好的车型保值率自然也会高。
令人遗憾的是,国产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没有上市。仅仅几年前,国产车的工艺还很差,虽然配置很高,但是开了两三年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国产车在二手车市场的尴尬局面。更不用说品牌了,有人相信大众,有人相信丰田,相信国产车着实不多,比亚迪?大多数情况下,水军只是说不买。
说老实话,近年来国产轿车的生产能力在逐步提高,除了配置的堆砌,国产轿车的质感和品质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等到口碑好的时候,愿意购买国产汽车的群体就会增多,国产汽车的保值率就会稳步上升,自主品牌就会越来越强大。
汽车的保值率,与汽车的颜色、年数、里程、状况有很大关系,保值率,通俗地说就是汽车的残值。这些大多是与二手车交易有关的。与合资车型相比,保值率只能说同价,同条件下保值率略高,这主要还是品牌溢价。
未必国产汽车保有量就完全不好,全部还是看车况、市场保有量,一般保有量越大保有量越高。而且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小型豪华车的贬值才是最快的,特别是上一年或者更多里程的车贬值得更快。豪华型新车如凯迪拉克,克莱斯勒等车型贬值速度特别快。
国产汽车技术在前进,但国产汽车在钣金件、发动机和变速箱匹配技术、场地调整等方面与欧美尤其是日本仍有差距也是事实。国产与进口汽车五年内可能看不出什么差别,但五年内国产与进口汽车有明显区别,十多年间仍行驶在公路上的大多是合资或进口汽车,国产很少。
用在“黄金总会发光”这句话里,“黄金”用在“黄金”上是完美的,但用在前期包装极为完美的国产轿车上,做工很粗糙,一条缝一百辆车有一百种偏差,当然,近年来整车装配水平有所提高,但二手车依然是当时的工艺;产品质量方面,规定十年内不能生锈,但有些车却不能生锈;关键部件的选择方面,以发动机为例,早期国产车都会选择三菱等厂商的发动机,这就存在配对问题,油耗偏高是普遍现象。
商标价值,就品牌认同而言,由于国产品牌起步较晚,初期产品质量问题造成国产汽车整体口碑不佳,品牌认同较低。这种印象在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从国人心中抹去。谈到产品不保值,就凭这点不打七折也要打八折。
市场竞争,当前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新车的价格逐年下降,那对国产车的保值率又是一次又一次的摧残。鱼与熊掌兼得的二手车市场,往往同价位的车,国产车都比合资车高一个档次。举例来说,BYDG6与雪弗兰赛欧在年的售价相似,值得注意的是,G6属于B级,赛欧属于A0级。
说实在的,身边朋友用国产车的不多,但听闻有毛病。一个朋友买了一辆吉利,一个月不到新车就停在停车场里-变速箱坏了,还有一个开金刚,轻追别人一把,修好后发动机就像叫人修一样,怎么修都不行。沿途所见的中华,都是残破不堪的。很多开f3得都是路霸,见过就藏起来。说话多。
二手车国产品牌不行,关键是车企没有长远的规划,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从新车的销售环节就出了问题,忽悠式销售,能买一辆就是一辆,不在乎品牌的沉淀,消费者下一辆车还是会选择你的品牌。不能给换标号在进行欺骗。口碑不好,二手车怎么能卖好价钱?最重要的是,国产品牌的质量不能比合资品牌差,价格还要低到有竞争力的地步,也就是说性价比要高,这才是国产品牌能够立起来的方式。
国内在核心技术层面,仍在探索发展,整体装配工艺也是有待加强,许多厂家在质量保证期间内的车辆基本没有问题,过了质量保证期间,许多小毛病都开始显露出来,其中最令人无法接受的是,车辆行驶中的异响问题,各种异响,虽然国外品牌也有,但国产车在这方面似乎要多一些。
国产轿车由于核心竞争力不足,造成了大排量、小马力、高油耗,尤其是过了几年后,发动机轮圈的马力损失严重,发动机变速箱配合不默契,大问题没有,小毛病不断,这也是国产二手车贬值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