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爱车的朋友都有过这么一个“愿望”,家中有一台小跑车供自己玩耍,另外需要一台又大又舒适又豪华的MPV来负责一家人的出游和接送任务。是的,这一次的话题就是围绕这台又大又舒适又豪华的MPV而展开。
MPV是“Multi-purposeVehicle”的缩写,字面意思是“多功能休旅车”。除了MPV这个名词以外,欧美则多称呼这一类车为“MiniVan”(小型厢式车),这就相当好理解了。从两者的称呼结合来说,可以将这类车定性为“厢式车型,有较大空间,拥有2-3排座椅,以成员舒适性为设计出发点,并拥有较大的行李箱,以单厢或两厢设计为主,某些车款会使用滑动门设计”。正是这种特质,MPV也被称为“mom-mobile”(妈妈的车),而港台地区则称呼为“保姆车”。
顾名思义,“MiniVan”从本质上说始终是“Van”(厢式车),不过加上Mini之后说明其和那些以货运或以承载7人以上的全尺寸Van有着较大的区别,也就是说它主要针对的是家用而不是商用。虽然说MPV是一个独立的车型,不过和我们传统的旅行车“StationWagon”,厢式货车“VAN”都有点关系,或者可以说是两者的结合体。欧洲、美国乃至日本的MPV的发展方向都有所不同。不过殊途同归,我们就看看MPV是怎样演变成现在的样子的。
严格来说,年在美国推出的StoutScarab可以算是MiniVan的始祖。在开发之初,作为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主席,Stout发现当时的汽车都是用车体和车架分离的设计(非承载式底盘),同时采用前置引擎后轮驱动的常规布局。虽然这种设计有很多优点,但因为前置引擎会压缩空间,同时引擎需要使用传动轴到后轮上,也间接升高了地台,而缩小了空间。Stout希望制造一辆和当时的汽车尺寸相仿,但实际空间更大的车款。于是,StoutScarab横空出世。
图:StoutScarab在战前设计出来,流线型的车身在当时的汽车科技来说是相当前瞻性的设计。
图:不过除了以流线型设计著称以外,它的设计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提供宽敞舒适的乘坐空间。
图:估计是从飞机的设计制造上获得灵感,StoutScarab采用了铝合金空间管阵承载式车架(主梁为钢)。受限于当时的材料加工技术,为了获得流线型的车身,而车体制造使用了玻璃钢。
图:使用后置引擎后驱的设计无疑能够让车内空间最大化,同时底板可以做得更贴地面而获得更佳的车内空间。
按照Stout的想法,StoutScarab采用了铝合金空间管阵承载式车架(主梁为钢),同时,发动机、变速箱都放置在车尾用于驱动后轮。这样就解决了前置后驱和传统的非承载式车架导致空间缩小的缺点,同时地台也可以更低,获得更佳的乘坐空间。而厢式的车体里面布置了三排座椅(前两排为独立座椅,第三排为一体式座椅)和一张可拆卸的桌子。而最大的亮点就是第二排的椅子是可以随意变换方位。室内的空间利用相当灵活。而为了提高乘坐舒适性,StoutScarab采用了四轮独立悬挂和螺旋弹簧+避震器的形式代替以承载为取向的钢板弹簧。而后期型更采用了气压避震,这也是世界第一台汽车使用玻璃钢车身和气压避震的量产车。
图:可以留意到车顶是使用了编织藤为内衬材料。
图:车内的空间以当时的汽车来说是相当的大,座椅数量并不算多,但除后排以外,所有座位均可移动。车内有一张可收纳的桌面。
从特性来说,StoutScarab符合了相当多对于现代MPV的定义,包括车体设计、座椅设计等。加上内饰相当舒服,与传统的轿车和SUV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引起了不少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