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
高田气囊引起的风波尚未平息,德国大陆集团的汽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近日也被曝出存在缺陷,该缺陷有可能导致气囊在撞击时无法打开或者没有事故发生时意外打开。而据可靠消息称,本田、菲亚特-克莱斯特、梅德赛斯-奔驰、大众、马自达、沃尔沃卡车6家车企正受此影响。
01class安全气囊隐患已存数年
在年全球汽车零部件排名中,大陆集团以.18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居第三。但其生产的安全气囊已不止一次出现问题。
据媒体报道,根据大陆集团提供给美国监管机构的文件内容,早在年就已经出现首例气囊控制单元腐蚀缺陷。当时有人向NHTSA反映车辆所安装的气囊报警灯无辜的亮起,而这也造成了同年万辆搭载大陆集团安全气囊的汽车召回。
之后,公开资料显示,在年,一辆奔驰和克莱斯勒汽车的安全气囊又一次因为腐蚀问题而出现了汽车安全气囊不经意间打开的情况。
而这显然不是最后一次。据悉,在年3月,又有一对美国夫妇投诉,其儿子因撞击时安全气囊未正常展开而受伤。年8月,NHTSA对外发布调查结果。之后,年10月奔驰在美国市场上召回12.6万辆汽车。
而这次由于大陆集团生产的安全气囊存在安全隐患,本田宣布将在美国召回34.1万辆年至年生产的雅阁轿车,替换存在缺陷的大陆系统控制单元。
据悉,该缺陷已让本田收到起保修索赔,83次现场报告,和2例致伤事件。另有74起因气囊致伤的指控尚未确认。
菲亚特-克莱斯特也宣布在美国召回11.2万辆汽车,包括9款道奇酷威,-9款道奇凯领、克莱斯勒TownandCountry。另外还包括大众和克莱斯勒合作研发并且由克莱斯勒组装的9款大众Routan。菲亚特-克莱斯特报告显示,目前已发生25起气囊缺陷导致的意外事件。
02class全球汽车产业链条存在供应问题
震惊业界的高田气囊召回事件还尚未结束,大陆集团又爆出气囊安全问题,缘何零部件生产企业频频出现问题?
中研普华研究员李湖对记者表示,高田与大陆集团在安全气囊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同。“日本高田是少数几家掌握安全气囊核心元件气囊控制单元(ECU)和传感器的企业之一。”
在全球化生产情况下,其坚持的本土化生产面临检测标准不统一、自动化工厂太小、设计审查过程被动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工业制造领域封闭的供应链关系所带来的缺陷。
“而德国大陆集团与日本高田在安全气囊生产上采取截然相反的供应链体系,近年来积极布局全球化生产。其安全气囊生产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一体化趋势下厂商如何加强品控、监管难题。”李湖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全球汽车产业链条存在一定的供应问题,譬如竞争空间不足以及品管控制不严。原因在于全球大型整车企业往往会选择固定且长期的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不会作出轻易改变。”中为咨询网高级研究员邓丽君对记者说。
邓丽君指出,这会造成零部件配套供应商没有竞争压力及风险,长期会懈怠下来,对配套零部件品质管理不严。甚至其中存在利益输送的问题,直接影响了配套零部件的生产品质。”邓丽君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另外,目前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为快速抢占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配套效率,往往会选择压缩产品研发及测试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气囊的品质。
编写贾森
本文来源法治周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