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白癜风品牌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index.html????
年7月,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 上将、罗斯福总统、参联会主席威廉·莱希海*上将和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海*上将(由左至右)在夏威夷商讨进*日本的计划
文
刘怡
《国家人文历史》年8月下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广大读者以个人名义分享至朋友圈
年11月1日清晨5时,日本九州岛南端的大隅半岛,一名隶属于步兵第联队的观察哨正用望远镜注视着旭日初升的海平线。突然,他发现志布志湾远端飘过了一朵铅灰色的乌云。片刻过后,6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13艘驱逐舰和34艘火力支援艇上的重炮开始轰鸣,把毫米、毫米、12毫米炮弹以及Mk.51型火箭弹倾泻到已经被“清扫”过一星期的东串良海岸上。一个多小时的火力准备结束后,数百辆满载着士兵的LVT两栖登陆车从坦克登陆舰的艏门中冲出,在炮声和飞机的嗡嗡声中直扑志布志湾西侧。在代号为“德索托”“杜森贝格”“埃塞克斯”“福特”以及“富兰克林”的五个滩头,美*第11*的11.3万名官兵鱼贯而上,朝纵深挺进。
与此同时,在更靠西的萨摩半岛以及东北方的宫崎县,美国另外两个*也在朝阳的照耀下开始了抢滩。按照预定计划,总数约55万人的登陆部队将在11月24日进抵九州岛中部,建立起一道稳固的防线。但在此前的三个星期里,他们将遭遇至少架“神风”自杀飞机和60余万日*的抵抗,预计要付出伤亡10万人以上的代价。
以上场景并非出自哪部妄诞的架空小说,而是年美*登陆日本本土的“奥林匹克”作战(OperationOlympic)的真实推演。倘若这次进攻依旧不能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盟*还将在年5月调动万的重兵,在东京湾实施规模空前的“冠冕”作战(OperationCoronet)。美国陆*计划付出伤亡12万人以上的代价,用三个半月时间包围并攻陷东京,终结日本的抵抗。而美*在整个“冠冕”作战中的伤亡,预计将高达80-万人。
无独有偶,日*大本营在年1月吕宋之战失利后,同样制订了在本土继续抵抗的“决号作战”计划,准备动员万陆*、万海*、万民兵以及00余架飞机,与美*做长期交战。成千上万临时征召起来的新兵将驾着“神风”自杀飞机、“回天”载人鱼雷和“震洋”自爆快艇,冲向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盟*,做殊死一搏。预计当战事持续到年秋天时,全日本1/5以上的人口、特别是半数以上的青壮年都将骨化形销——和盟*决战计划的总代号“没落”(Downfall)一样,这将是一场使日本列岛彻底没落的终极之战。
登录九州岛的“奥林匹克”作战实施示意图
陆*坚持直趋日本本土
◆◆
年1月美*在吕宋岛登陆后,日本苦苦维持的“绝对国防圈”已经彻底崩塌。在继续进占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同时,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也开始筹划对日本本土发动直接攻击。海*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和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两位海*上将倾向于在中国东南沿海实施登陆,利用马里亚纳群岛、西南诸岛以及中国海岸的机场,对日本实施大规模战略轰炸和布雷封锁,直至对方因资源枯竭而投降。这一策略的优点是规避了伤亡率较高的正面进攻,易于发挥盟*在资源总量和技术兵器方面的优势。
但陆*参谋长马歇尔和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 这两位陆*上将不约而同地表示反对,他们尖锐地指出:轰炸和封锁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效果,在欧洲战场即将获胜的背景下,美国民众不可能容忍再花两到三年的时间去“等待”日本投降。况且从年豫湘桂惨败的局面判断,虚弱的中国*队能为登陆美*提供的支援相当有限。最稳妥、也最有效率的办法依然是直趋日本本土,首先在九州岛、继而在本州岛登陆,最大限度地摧毁对手的*事和工业机器,迫使其无条件投降。
除去时间方面的考虑外,陆*之所以坚持要对日本本土发动直接进攻,也不无争权夺利的因素。自年底以来,美*在太平洋上的反攻实际上有两个独立的战略重心: 统率的西南太平洋战区部队以陆*和第七舰队为基干,沿新几内亚岛东岸徐徐北上,最终进抵菲律宾;尼米兹指挥的中太平洋战区部队则以第三舰队和海*陆战队为核心,经中太平洋向西南诸岛挺进。倘若对日决战是以轰炸、封锁这样的“间接路线”来进行,陆*将完全沦为配角,这是好大喜功的 绝对无法容忍的;他同样无法接受陆*部队被置于尼米兹的管辖之下。
最终,罗斯福总统在他病逝前最后一次参联会例会(年4月3日)上做出裁决:同意陆*提出的战役方案,且不设总司令一职,而是由尼米兹、 和卡尔·斯帕茨中将分别统率参战的所有海*舰艇(含第七舰队)、陆上部队(含海*陆战队和战术空*)以及战略空*,各自对参联会负责。新编制自冲绳战役结束后开始实施。
登录本州岛的“冠冕”作战实施示意图
预备的勋章几十年没用完
◆◆
到这时为止,这个被称为“没落”的战役框架还只包含了极其粗浅的内容:年9月1日在九州岛南部实施第一阶段登陆,以为下一阶段作战提供立足点;三个月后在东京湾实施第二波登陆,最终在关东平原进行决战。至于需要动用多少兵力、选择哪些区域作为上陆点,陆海*彼此都缺乏心得。整个年4月,尼米兹和 的参谋班子分别在关岛和马尼拉挑灯夜战,拟订出了具体的作战方案。5月15日,尼米兹飞往马尼拉,就陆海*协同问题与 达成了一致。半个月后, 的参谋长萨瑟兰又赶赴关岛,完成了最后的协调和汇总。
美国陆海*一致公认:日本列岛适于登陆的地点数量极为有限。如果以面向太平洋(日本海一侧海面狭窄,容易遭受空中打击)、海岸线相对开阔、靠近工业区和机场作为标准,九州岛的理想上陆点只有三处:萨摩半岛西侧的串木野、大隅半岛东侧的志布志湾以及东南方的宫崎市。本州岛的理想登陆点则是房总半岛东岸的九十九里滨,另外在相模湾有一处辅助滩头。预计在九州岛将遭遇8-10个日*师团的抵抗,为此需动用10-13个师的兵力;本州岛的日*总兵力应在21个师团以上,其中至少14个师团部署于关东平原,为此需派出两个梯队共25个师的力量。
相比日*可能的抵抗,更迫切的考验是怎样将规模如此之大的部队及其补给品运送到第一线。由欧洲战场的经验估算,美*步兵师平均每日消耗的弹药份额在短吨(1短吨=0.吨)左右,装甲师为短吨。换言之,在90天的九州战役期间,10个师左右的登陆部队至少需要准备18万吨的弹药,9万吨的食品,18.5万吨的衣物、药品、宿营和工程器材,以及15万吨的燃料。这些物资在登陆之初就要用登陆舰和货船运输至滩头,极易遭受日*的破坏,因此还须留出冗余。
最艰巨的考验则是预定于当年年底进行的本州岛登陆战。九州战役的参战部队可以由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战区自行拨出,而本州岛登陆由于规模空前庞大,需要从欧洲和美国本土运来全部25个师的人员和装备。据陆*后勤部门估计,如果用载重量1万吨左右的“自由轮”来装运参战部队,仅仅将第一集团*的15个师从欧洲转运到太平洋就要动用艘次的船只。当这些部队抵达战区后,还要借助空运才能部署到第一线。作为参照,年8月美国陆航出动了99架改装过的B-24轰炸机、架C-46运输机和架C-47运输机,才完成了将第11空降师的1.1万名官兵、辆汽车和吨物资由菲律宾转移到冲绳的任务。倘若本州战役的参战部队也须经历如此大规模的空中转运,出动的运输机数量势必要达到几千架。不仅如此,在战役的前1/3阶段,美*手头并没有可用的大型港口,他们必须借助废旧舰船、钢材和浮箱,在上陆滩头附近新建巨大的人造码头。
正是因为本州战役的规模和需要调动的资源量远远超出了参联会此前的估计,在战役的筹备阶段,习惯于大包大揽的美*破天荒地放弃了单独完成作战的想法,同意让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盟*加入地面作战。年8月初,各方就这一问题达成了初步协议:英、澳、加三国将各自派出1个步兵师,组建独立的英联邦*团,参加本州战役第二阶段的行动。该*团将改用美制武器和后勤、通信系统,并在美*基地接受六个月的特训,随后开往相模湾。伦敦提出应由资深装甲兵指挥官查尔斯·基特利中将(CharlesKeightley)担任*团司令,澳大利亚则推荐了在新几内亚战役期间和 并肩作战的莫斯海德中将(LeslieMorshead)。最终人选直到战争结束都没能确定。
出于未雨绸缪的考虑,在参战部队的大规模调动开始之前,美国本土的工厂已经接到了赶造人工码头预制部件的订单,医院也开始大批量采集和加工血浆。最有意思的是,因为预期在战役期间将会出现数以十万计的轻伤员,陆*部在本土的小五金工厂紧急订购了整整50万枚紫心勋章,以便随时颁授给在战斗中负伤的官兵。年之后美国在历次*事冲突中的伤员领取的都是这批“库存”勋章;直到3年,还有12万枚年生产的紫心勋章躺在陆*后勤仓库里——这大概是“没落”作战影响最为持久的一项遗产了。
紫心勋章
23天控制九州南部
◆◆
年6月,飞往旧金山会晤欧内斯特·金上将的尼米兹获悉:杜鲁门总统已经批准了在九州岛实施登陆的计划,即“奥林匹克”作战,进攻本州岛的“冠冕”作战也进入了筹备阶段。当月中旬,太平洋舰队两栖部队司令里奇蒙德·特纳中将(RichmondK.Turner)乘坐旗舰“埃尔多拉多”号抵达马尼拉湾,和“奥林匹克”作战中陆上部队的指挥官、第六集团*司令瓦尔特·克鲁格上将(WalterKrueger)组建了联合司令部。由于冲绳战役结束的时间比参联会预计的要晚,且9月正值日本列岛的台风季,联合司令部决定将发起登陆的日期(X日)由当年的9月1日推迟到11月1日,在此前继续以战略轰炸和布雷封锁对日本的抵抗能力进行消耗。
在X日,九州南部的三个登陆点将各有一个美国*上岸:因尼斯·史密斯少将的第1*(辖第25、33、41三个步兵师,总兵力9.5万人)在东部的宫崎登陆,任务为占领宫崎市及其近郊的机场,上陆滩头以“奥斯汀”“别克”“卡迪拉克”“雪佛莱”“克莱斯勒”“福特”等大型轿车品牌作为代号。查尔斯·霍尔少将的第11*(辖第1骑兵师,第23、43步兵师和第骑兵团,总兵力11.3万人)在志布志湾登陆,任务为占领志布志湾平原及其西端的鹿屋市,特别是设施完善、可以容纳大型飞机的鹿屋机场,上陆滩头以“德索托”“杜森贝格”“埃塞克斯”“富兰克林”等旅行车品牌作为代号。哈里·施密特少将的第5两栖*(辖海*陆战队第2、3、5师,总兵力9.9万人)在西方的串木野登陆,以半数兵力向东攻占鹿儿岛市,另一半兵力向北方的川内川挺进。前一股部队的上陆滩头以“斯蒂庞克”“斯图茨”“温顿”“和风”等出租车品牌作为代号,后一股部队的上陆滩头以“庞蒂亚克”“里奥”“劳斯莱斯”“撒克逊”“星星”等跑车品牌作为代号。三个方向的部队由克鲁格上将统一指挥。
在主力部队上陆之前四天(X-4日),唐纳德·迈尔斯准将的第40步兵师(2.2万人)和汉福德·麦克尼德少将的第团级战斗群(人)将分别在九州岛附近的屋久岛、甑岛列岛以及种子岛登陆,为陆续到来的舰艇开辟临时停泊场。第一波部队上陆之后四天(X+4日),查尔斯·雷德少将的第9*(辖第77、81、98三个步兵师,总兵力7.9万人)将在大隅半岛最南端的佐多岬做第二波登陆,任务为彻底控制鹿儿岛湾,使后续的美*舰艇可以利用这个巨大的天然海湾作为基地。总兵力1.5万人的第11空降师充当预备队,用于机动作战。预计到X+23日,登陆部队将推进至西起川内川河口、东到延冈市的一条倾斜战线附近,完全控制占九州岛面积1/3的南部地区。
与陆上作战的规模相比,令人印象更为深刻的是投入战役的海空力量。哈尔西和斯普鲁恩斯这两位性格迥异的海*上将第一次联袂出击:前者统率间接掩护部队第三舰队(包含一支英国编队),下辖20艘大中型航母、9艘战列舰、26艘巡洋舰和75艘驱逐舰;后者指挥直接掩护和登陆部队第五舰队,下辖36艘护航航母、11艘战列舰、26艘巡洋舰、艘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艘快速运输舰和武装货船以及艘各型两栖舰艇。金凯德上将的第七舰队作为预备队在乌利希环礁待命,它辖有6艘战列舰、16艘护航航母、8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
除去搭载在航母上的0余架中小型飞机外,美国陆航远东空*的第5、第7和第13航空队(下辖14个轰炸机大队和10个战斗机大队)以及战略空*第8航空队、第12航空队(共有0余架B-29“超级空中堡垒”和B-24“解放者”,以及架以上的战斗机)的远程轰炸机也将参加“奥林匹克”作战。英国皇家空*额外贡献了余架“兰开斯特”式重型轰炸机,澳大利亚皇家空*也贡献了20个战斗机和攻击机中队。
根据战役计划,从年6月底到10月下旬,哈尔西的舰队将对九州岛沿岸实施猛烈的炮击和空中轰炸,集中兵力消灭舰载机活动半径内的大部分日*机场和航空基地;与此同时,从马里亚纳群岛和冲绳起飞的B-29轰炸机将对日本列岛的*工企业、铁路干线、港口和后方机场做重点空袭,力争切断九州岛与外界之间的联系,阻止日*向该地区增兵。在登陆开始之前一周,斯普鲁恩斯的护航航母编队TF55将掩护战列舰编队TF54对九州岛南部海岸进行反复“清扫”,摧毁日*的滩头工事、海岸炮台、自杀式快艇基地和潜艇洞库,并扫除布设在海岸线附近的水雷。最后,特纳中将的三个两栖突击集群TF43、TF45和TF47才会把主力部队投送到预定的登陆点。
太平洋舰队两栖部队司令里奇蒙德·特纳海*中将。在“奥林匹克”和“冠冕”作战中,他将负责指挥两栖突击群
“本州登陆”规模远超诺曼底
◆◆
和相对完备的“奥林匹克”战役计划相比,“冠冕”作战的具体方案直到年7月才开始制订,至停战前仅完成了大纲部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由于投送到本州岛的登陆部队数量将高达25个师,这次战役的规模将超过诺曼底登陆,成为人类历史上动用兵力最多的两栖大会战。它的实施日期(Y日)最初被设定为年12月1日,不过由于“奥林匹克”作战的发起时间被推迟,Y日最终被顺延到了年5月1日。
按照预定部署,在Y日清晨,担当主攻的美*第一集团*(下辖第3两栖*和第24*共6个师,司令考特尼·霍奇斯上将)将在房总半岛东岸的九十九里滨登陆,随后兵分三路:主力部队继续向西推进,两个侧翼一路向北进抵利根川,一路向南直达房总半岛南端的野岛崎和洲崎,以确保美*能控制住东京湾的入口。与此同时,罗伯特·埃克尔伯格上将的第八集团*(下辖第10*、第13*和第14*共8个师,包括2个由欧洲调来的精锐装甲师)将在神奈川县南部的相模湾上陆,向北陆续攻取横须贺和横滨。待滩头阵地稳定之后,第二梯队的10个师也将继续上岸。预计到Y+90日前后,第八集团*一部将在东京外围与第一集团*会师,对敌方首都实施合围;同时两*主力将继续北上,于Y+日前后在关东平原纵深分割包围日*主力,实现战役的最后胜利。
规模如此之大的进攻战,所承受的伤亡势必也相当可观。年6月18日,马歇尔上将在对杜鲁门总统做汇报时指出:若以吕宋岛登陆战中美*的伤亡率作为参照,在历时三个月的“奥林匹克”战役期间,美*的伤亡总人数将达到7万人左右,为日*的1/5。这一数字比 的估计数(10.5万人)低1/3,明显较为保守。参联会主席莱希海*上将参考了惨烈的冲绳之战,认为美*在“奥林匹克”作战期间的伤亡率将高达35%,即有26.8万人战死或负伤。这些数字还没有包含“神风”自杀飞机对海*官兵的杀伤。至于规模更大的“冠冕”作战,陆*部给出的估计数字为阵亡40-80万人,轻重伤-万人;参联会给出的较保守的估计数为阵亡20万人左右,负伤60-80万人。作为对比,预计在本州岛将有-0万日本*民即时死亡,因瘟疫和饥饿而死的人数则恐怕数倍于此!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
就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