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全球仍处于芯片荒的时候,橡胶供应又出了问题。特别对欧美汽车制造商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天然橡胶主产于泰国和越南等气候温暖湿润的国家。这种白色汁液制成品与现代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超过4万种生活物品由天然橡胶制成,其中包括种医疗器械。
橡胶看似不起眼,却是汽车轮胎和防震部件的关键原材料。如今,尽管合成橡胶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乘用车轮胎却需要天然橡胶的含量高达50%以上,才能满足上路要求。因此,橡胶的重要性仍不言而喻。
准时制生产受到挑战
就像芯片一样,橡胶短缺波及的行业也十分广泛。但是,汽车制造业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汽车制造业长期以来奉行零库存的准时制生产。这一生产模式最早起源于日本,通过保持精简的库存为制造商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被誉为汽车制造业的福音。然而,疫情爆发后,汽车供应链受到严重干扰,准时制缺乏灵活性这一点被暴露了出来。
据彭博社数据显示,2月底天然橡胶价格攀升至每公斤约2美元,创4年来新高。橡胶巨头HalcyonAgriCorp前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迈耶(RobertMeyer)表示,未来5年,橡胶价格将飙升至每公斤5美元。
供应短缺还有多方面原因
此次橡胶价格飙升、供应短缺还受到其他方面原因影响。一方面,天然橡胶往往通过海上运输。此前苏伊士运河阻塞,运输线路部分中断,推高了橡胶市场价格。二是疫情爆发前橡胶价格走低,不少国家大量采购了橡胶以作储备。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1月份的一份报告称,新冠疫情导致美国橡胶进口总量暴跌了16%,而我国年天然橡胶采购量几乎与上年持平。三是天然橡胶并非来自庞大的橡胶生产商,而是以小农户为主,小农户对市场需求变化、价格波动和供应链等问题尤为敏感。例如,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疫情爆发前的几年,橡胶价格长期低迷,小农户举步维艰,小农户不得不大量砍伐橡胶树以弥补低收入。之后随着疫情爆发,橡胶手套需求激增,橡胶短缺问题变得棘手,可之前砍掉的树木不可能很快长起来,需要7年的时间才能成熟,供应量不可能很快反弹。四是泰国等主产国遭遇叶病、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这也直接影响了橡胶的收成。
福特和菲亚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制造商表示,他们正在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