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何菲亚特逃不过八年之痒的魔咒 [复制链接]

1#

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进化”,这场“进化”将从传统车企开始。

如果说中国汽车市场没了大众品牌,我估计消费者会直接跳起来骂街,但如果没了菲亚特,消费者只会表示“去特喵的,什么玩意儿?没听过”。

几天前,在意大利举行的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投资人会议上,即将退休的CEO马尔乔内宣布了两个重磅消息,一是很可能关闭克莱斯勒品牌,这个靠着C和大捷龙两款“知名”车型打天下并且具有90多年历史的品牌或许就这样没了;二是考虑将菲亚特撤出中国和美国市场。从销量上来看,这个做法是正确的。

年,广汽菲亚特全系(也就只有两款车,菲翔和致悦)销量为辆,要知道,年的时候,广汽菲亚特的销量还有6.8万辆,短短三年时间就已经跌到了两千辆出头。对于菲亚特来说,退出中国市场或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早在年4月,菲亚特品牌就和南京汽车成立了合资公司——南京菲亚特,并引入了派力奥进行国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过之后推出的西耶那、周末风等车型因为不能满足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最终导致了南京菲亚特以失败告终。年12月,南京菲亚特解体,菲亚特品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年3月,菲亚特再度进入国内市场,与广汽集团合资成立了广汽菲亚特。但是,单薄的产品线和较差的口碑导致广汽菲亚特步履维艰。从广汽菲亚特最近的产销快报来看,旗下车型已经连续数月没有产生产量,同样是“八年之痒”,这一次,菲亚特可能又要离开了。

究其原因,还是菲亚特旗下车型产品力太弱。其它还好,主要是那台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器,不管是换挡的平顺性还是可靠性都很一般。尽管它有着同级少有了1.4T发动机,动力很出色,价格也比其它合资车型便宜,但是因为常年出现在投诉排行榜前列、新车质量排行榜尾端,消费者对于菲亚特品牌的信任就这样消失殆尽。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菲亚特的产品投放节奏太慢,消费者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