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着讲。
年至年,经过多次股权变更,斯柯达成为大众的全资子公司。从此,斯柯达借助大众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使旗下各车型重树高品质和个性化形象,质量和市场推广方面得到长足进步,甚至成为世界畅销车。大众改变了斯柯达汽车,挽救了斯柯达公司,也改变了人们对斯柯达的印象。
在大众公司的全力支持下,斯柯达公司的规模得到迅猛发展。汽车销量均超过40万辆,在德国,订购欧雅有时要等待相当长时间才能拿到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排队提车。斯柯达产品销售到全球的70多个国家。工人的月工资也从以前的克朗(约60美元)涨到了现在的2万克朗(约美元)。
可以说,在-年这十年期间,是斯柯达在中国市场最好的时光。斯柯达进入中国后,推出了速派、明锐、明锐旅行车、昕动、昕锐以及晶锐等车型,而最新的车型还有柯迪亚克、柯迪亚克GT、柯米克、柯珞克。
年是斯柯达品牌诞生的周年,是斯柯达进入中国市场的15周年,是在中国市场达成万销量成就的一年,年当年销量大概为15.8万辆。据统计,在过去的年,上汽斯柯达全年上险销量为11.5万辆,年1-10月上汽斯柯达累计销量3.8万辆,同比下滑61%,其中10月销量仅仅为辆。从中可以看出,斯柯达的销量十分惨淡。
明锐在年迎来换代,新车基于大众MQB-EVO平台打造,外观内饰均进行重新设计,轴距较海外版车型也有所增加。
然而,从年开始,随着大众引进国内产品越来越多,而中国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成为了冲击合资品牌的最大的一股力量。
中国汽车历史注定要被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所改变。铃木、菲亚特-克莱斯勒、标致-雪铁龙、现代-起亚集团、本田、马自达的销量都受到了几大的冲击。
一直到-年,开始出现剧烈的变化。其中,斯柯达也无意外在销量上逐渐走下坡路。这是一个时代的选择,这是中国这个科技强国、汽车大国在走向壮大过程中所必然导致的全球其他汽车品牌的没落加速器。
其实中国人对于斯柯达一直有非常好的好感,而斯柯达车型在中国也具有较好的口碑。一句广告词:懂德系车人都买斯柯达成为经典。年斯柯达明锐在上海大众投产,至今已经16年了。
当年进入中国的时候,小编还记得它是当年第一款搭载6AT的中级车型,给中国人带来了一个时代对6AT的期望和美好的想象。而事实证明,斯柯达明锐这款车型在中国推出非常成功,成为了斯柯达在中国的形象代言人。而它的大哥速派,最开始取名思铂睿在推出后凭借过硬的品质和雅阁、凯美瑞、帕萨特平起平坐,一起对抗了多年,尽管销量始终没能大火,但是口碑仍然做到了一流,没有辱没斯柯达的品牌的名声。因此,总的来说,斯柯达在中国奠定了低调、务实、品质过硬、偏运动感、高安全性的总体印象,除了销量差了一些,其实它的品质中国人是非常认可的,口碑也是非常好的。
年,斯柯达品牌共实现销售,辆。年斯柯达售出23辆,年7月份,斯柯达迎来了第万辆汽车下线,斯柯达品牌在华销量于年突破30万辆;年,斯柯达品牌在华销量同比微增,实现了33.3万辆的销量;年,斯柯达品牌更是以34.1万辆的年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最近这三五年,是中国汽车品牌极速成长的几年,正是在中国品牌的迅猛发展下,给一大波传统的合资企业和品牌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以前,中国自主品牌更多的是在外形设计等一些边缘化的技术上有所提升,而最近数年的提升,确实直接深入到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最为核心的技术层面,不仅如此,中国汽车追求极致的性价比,一步一步压缩合资车型的利润,正在逐步呈现一种对国外品牌赶紧杀局的态势,如果你认为赶尽杀绝这个词太过于夸张,那么从当前法系和韩系在中国极为不妙的处境中就可以发现这种说法绝非空穴来风……
那么,在自主品牌乘胜崛起的同时,国外品牌却几乎无计可施。从技术上再也不能像过去几十年一样将自主品牌远远抛在身后下,相反的,在很多领域和参数上都是被自主品牌超越,即便是排除了自主品牌的部分参数数据略有水分的因素,从整体上来说,差距正在急剧缩小,而且中国消费者认为中国品牌的产品力已经很优秀了。如果这一观点放到新能源上,那就正好倒过来了,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自主品牌更是将国外新能源车型的销量远远抛在几条街之外。其次,在价格上,自主品牌也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杀得国外品牌只有招架之功。现在除了BBA等一些豪华品牌还勉强能坚挺以外,其他的中级车品牌的辉煌已经一去不返。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导致了斯柯达汽车的销量一再下跌。而如果有一天斯柯达汽车真的遗憾得退出中国,那将是中国汽车历史上最为惋惜的事件!没有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