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国人终究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一汽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http://www.bdfyy999.com/Photo/zhongketianshi/

文/暮四先生

车图腾出品,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一汽-大众的故事,要从年说起。

当时,红旗轿车因质量差、油耗高,已停产6年。

为恢复轿车生产,一汽一直在持续呼吁和准备。年5月,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讨论会上,一汽厂长耿昭杰提出了“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建设轿车生产基地”的设想。

(耿昭杰)

具体来说,就是立足国内需求,引进国外先进轿车产品,同时与改造红旗轿车基地、建设轻型车生产基地相结合,建设3万辆中高级轿车生产基地,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海外合作伙伴,合资建设轿车生产基地。

一个月后,在领导考察时,耿昭杰汇报了一汽想上轿车项目的打算,并征得了同意。7月,一汽上报了建议方案:从建设年产3万辆轿车的先导工程入手,建设年产15万辆的轿车工业基地。8月12日,国家决定,一汽的目标是在进口轿车更新期到来之前投放市场,挡住进口,先上3万辆1.6升以上排量的中高档轿车,然后上15万辆普及型轿车,直至形成30万辆规模。

当时,一汽在建设6万辆轻型车项目时,已经引进了可以用于轻型车和轿车的美国克莱斯勒2.2升发动机,美方也曾许诺一汽,如果要引进轿车技术,他们可以优惠。所以,一汽的3万辆轿车先导工程率先考虑的是克莱斯勒,具体车型则是道奇。

(DodgeSE)

可是,当一汽带着诚意,想要进一步谋求合作时,自认为胜券在握的克莱斯勒却傲慢起来,开出了中方无法接受的天价,还要求中方支付万美元的“入门费”,谈判因此陷入僵局。甚至我国国民经济主管部门的最高领导登门时,克莱斯勒的一把手也避而不见,负责接待的二把手更是只给了30分钟时间。克莱斯克的傲慢,可见一斑。

(时任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李·艾柯卡LeeIacocca)

和美国人的态度截然相反,德国大众汽车是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

此后经过5个多月的谈判,由于大众汽车公司在技术转让、设备提供方式等方面较为优惠,加之奥迪的各项指标及知名度都优于道奇,且大众做了奥迪型轿车匹配克莱斯勒2.2升发动机的示范,一汽最终决定引进奥迪型轿车作为3万辆轿车先导工程的主打产品,以许可证和CKD组装方式生产,期限为6年。年5月,项目获批。

克莱斯勒也因此错失了进入中国的良机。设想一下,如果当初一汽是和克莱斯勒合作,现在的中国车市会是怎样的格局?

或许克莱斯勒也会成为中国的主流汽车品牌,但按照克莱斯勒一贯的骚操作,如果真有一汽克莱斯勒,到现在或许也已经凉凉了。

不过历史没有假设,最终在中国豪华车市场搅动风云的是奥迪。

年8月1日,第一辆奥迪轿车下线,当年组装辆,年组装辆,国产化率分别为6.68%和13.66%。此后,奥迪轿车的国产化率逐年提升,年44%,年62%,到年先导工程基本建成时,国产化率已达82%,累计产量则达到了8.3万台。

虽然奥迪车型老旧,但对于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来说,却还是先进产品,它填补了当时我国高档车市场的空白,一经面世便被全国各地有关机构和部门抢购。

与此同时,一汽15万辆轿车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年9月,一汽和德国大众公司签署长期合作备忘录,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合作。此后双方用了23个月时间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商务谈判,并最终于年11月,签署了合资建设15万辆轿车项目的合同。

项目总投资35.25亿元,注册资金14.1亿元,中方以厂房、设备、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及现金入股,占比60%;外方以现金入股,占比40%。其主导产品,是捷达、高尔夫系列普及型轿车。不过由于高尔夫有头没尾,不符合当时国人对轿车的传统审美,所以在开始的十余年时间里,并没有真正引进。

年2月8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8月开工建设。在建厂过程中,一汽-大众从CKD组装入手,边建设、边生产、边开发,逐步实现国产化。

12月5日,第一辆捷达轿车在一汽轿车厂装配下线,并迅速火遍大江南北,获得了良好声誉,成为与桑塔纳齐名的神车,华西村村民甚至一次性订购了辆,上演了中国最早的汽车团购。而到年2月,第1万辆捷达轿车便已下线。

捷达的国产化率也逐年提升,年为40.5%,年63.96%。到年,捷达轿车已累计生产4.6万辆,销售收入达到24.2亿元,被国家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这一年,一汽-大众生产的捷达还出口到了缅甸。

年,一汽-大众全面建成投产,形成了年产15万辆轿车、27万台发动机和18万台变速器的能力。而捷达轿车此时的累计产量,则达到了10万台。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一汽奥迪轿车项目获得了成功,但技术转让、生产许可证方式很难持续生产奥迪品牌的最新产品。后来经过多次协商,双方决定将奥迪轿车从许可证生产扩大为合资经营。

年11月,在德国总理科尔访华期间,一汽、大众、奥迪三方签署协议,决定将奥迪轿车纳入一汽-大众生产,并从年起实施。一汽奥迪变成了一汽-大众奥迪,但简称还是一汽奥迪。

关于一汽奥迪,我们待会儿再说,现在我们继续聊一汽-大众旗下的大众品牌。

在一汽-大众全面建成投产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众品牌只生产捷达一款车,也因此,不少人把捷达当成了独立品牌。当然捷达也不负众望,通过持续改进、更新,创造了一个个标杆和奇迹。

年,捷达第一个创造了60万公里无大修的奇迹,成为皮实耐用的代名词,销量继续攀升。

一年后,一汽-大众将5气门电喷技术装备到了捷达轿车上,开创了我国普及型轿车装配电喷发动机的先河。

年,新捷达王面世,成为国内第一款装配ABS的A级量产轿车。

年,我国第一批配备自动变速箱的捷达都市先锋上市,国产A级轿车终于有了自动挡。

年,配备双安全气囊和绿色玻璃的捷达海风之旅面世,普及型轿车的安全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年面世的,还有中国第一辆国产柴油轿车捷达SDI。

但更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