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外是买菜车国内却成豪车这几款典型l [复制链接]

1#

对于“豪车”的定位,相信大多数人是以品牌来评判,但问题是有些车型虽然挂普通品牌车标但价格却不菲,比如已经停产的大众辉腾。一句“不怕奔驰和路虎,就怕大众车标带字母”,精准地阐述了辉腾豪华车的身份,再比如售价近百万的途锐同样如此,因此对于“豪车”的定位不应该仅局限在豪华品牌,价格不菲的车其实也算“豪车”。

正是因为这种认知的存在,导致国外的买菜车进入国内却成为豪车,比如今天要聊的这几款就是其中典型的“伪豪车”,它们在国外有的售价一般,仅能算是一般家庭用车,而且有的更是像轩逸一样十分普及的家用车,但进入国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不仅十分罕见而且价格也高的离谱,从买菜车晋升为“豪车”行列,而且这几款车骗了国人多年,下面我们具体的看一下是那几款车?

第一款:北美市场的买菜车--福特F-

相信应该有不少人看到过用福特F-当婚车的例子,而国人对于婚车的选择是十分讲究牌面的,既然福特F-作为一款皮卡都能当婚车,足见国人对于这款车的定位已经不是一款单纯的家用皮卡,而是一款货真价实的“豪车”。因为其不仅有着50多万的售价,而且高大魁梧的身材也非常大气,然而这其实是一款“伪豪车”!为何这么说呢?

都说物以稀为贵,显然这句话用在福特F-上再合适不过,50万也就是一辆高配奔驰E的价格,但两款车在国人的心中,明显福特F-的定位要更高一些。形成这样的认知,原因在于这款车在国内太罕见了,而奔驰E级则遍地都是。可是在北美市场情况却截然不同,年福特F系列皮卡的总销量为89.6万辆,平均月销量接近8万辆,也就是说福特F-在北美市场等同于国内的五菱宏光,就是一辆宜商宜家的买菜车定位。为何进入国内却成为“豪车”,根本原因在于国情不同所致,但客观地讲,这款车的确算不上什么豪华车!

第二款:日本市场的平民车--丰田埃尔法

丰田埃尔法在国内的名声可谓“如雷贯耳”,而且只要是开埃尔法的人,都会被一致认定为“有钱人”,甚至埃尔法的豪华程度足以达到奔驰S级的高度。当然,在价格方面这款车也的确不便宜,80多万的起售价再加上30万的“加价提车”,落地妥妥的超百万,但为何说它是一款“伪豪车”呢?原因在于丰田埃尔法的高价并不是产品本身的合理售价。

据悉,埃尔法在日本本土的售价在20-44万之间,比国内的别克GL8还要便宜,而且埃尔法在日本也是十分常见的一款MPV车型,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平民车,但为何进入国内价格翻了2倍呢?原因在于埃尔法的产能有限,大部分4S店甚至没有拿货的资格,只有业绩完成度高的才能拿到埃尔法的配额,如此稀缺的资源,4S店怎么可能甘心降价出售,再加上国内不差钱的消费者比比皆是,因此这款车常年处于“加价提车”仍需等车的状态。同样客观地看待这款车,它其实就是一款与别克GL8定位相同的商务MPV。

第三款:美国的老年代步车--克莱斯勒C

克莱斯勒在国内算是一个很有神秘感的品牌,一方面是克莱斯勒如今是进口车身份,另一方面则是国内克莱斯勒车型十分罕见,甚至堪比奔驰S级,所以导致克莱斯勒C这款中大型轿车在国内被定义为“豪车”。当然,这款车的价格也不便宜,40多万的起售价与奔驰E级差不多。为何说它是“伪豪车”呢?原因在于其“豪华”定位是国内消费者对其品牌不了解的错误认知。

在美国市场中,公认的豪华品牌只有两个,那便是凯迪拉克和林肯,而克莱斯勒的定位与通用旗下的别克是一样的,都属于中高端品牌,而并非豪华品牌。更关键的是,克莱斯勒即便是在美国市场也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品牌,因为极具年代感的设计,这款车也被调侃为“老年代步车”,因此其不仅不是豪华品牌而且认可度也不高,那么克莱斯勒C这款车在国内则是一款典型的“伪豪车”!

结语:以上三款车就是在国外是买菜车国内却成豪车的典型“伪豪车”,然而因为认知的偏差,这三款车在国内骗了国人多年。你认为国内还有哪些车型算是“伪豪车”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谈论!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