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家强化新能源车监管,再不好好造车就彻底 [复制链接]

1#
尽管今年的“”晚会并没有点名车企,但是汽车安全的监管非但没有松懈,反而更加严格和细化了。3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强化对新能源汽车生产者,就产品安全问题的反馈和监督。《通知》主要强调了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自3月15日起,汽车生产者,不管是外资、合资还是本土企业,如果生产、销售或进口的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上发生交通碰撞、火灾等相关事故,要立即组织调查分析,并向市场监管总局报告调查结果。此外,从年1月1日至今,以往发生的火灾等事故,车企也要逐一调查原因,并于年4月30日前提交分析报告;第二、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等零部件生产者,若知晓新能源汽车可能存在缺陷的,也要向市场监管总局报告,并通报生产者。同时,配合缺陷调查、召回实施等工作;第三、新能源汽车可追溯信息管理制度会进一步强化,落实产品安全主体责任。若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缺陷的,要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缺陷汽车产品,并实施召回。此次《通知》,明显更加注重生产主体的责任、事故原因的调查和研究以及对安全隐患的防微杜渐。高速的隐患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共召回11次,累计召回车辆13.57万辆,同年的汽车市场共召回次,累计召回数量超过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召回量占总召回量的11.03%。然而,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只占汽车销售总量的4.34%。就品牌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国内品牌,年新能源汽车召回量排名前五就有4家中国品牌,分别是北汽新能源、众泰、力帆、腾势,四家车企的召回总量为12.21万辆,约占召回总量的86.36%。其中,北汽新能源是召回量最高的车企,为6.94万辆,占年新能源汽车召回总量的51.1%。就召回原因看,与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故障、悬架问题、气囊隐患、制动系统缺陷等问题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召回原因主要集中在制动助力真空泵、车辆电池、以及专用变速器三个方面。10年前的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不过数百辆,10年后的今天,已经超过百万辆。根据中汽协的数据,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共销售.6万辆,同比增长61.7%。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量97万辆。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这十年,也是车企享受政策红利的黄金十年。这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速度”。政策的补贴吸引了大批嗅觉敏锐的商人,为了响应“政策风向”以及谋取政策红利,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问题频出。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累计召回4批,具体为辆奇瑞的瑞虎3xe、14辆特斯拉的进口ModelS、24辆克莱斯勒的PacificaPHEV;以及13辆年版奥迪A6Hybrid。监管强化“求质”在1月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自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呈现出上升的态势。调查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中,企业对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等环节安全性问题的内在机理、管理经验等方面认识不足,“个别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将验证不够充分的产品直接推向了市场”。从此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通知》不难看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策的风向已经由“求速”转向“求质”,监管的细化,以及主体责任的追溯,也意味着问题排查的有的放矢。事实上,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电池,也频繁被爆出续航里程不达标、电驱动控制系统故障、甚至燃爆等问题。年11月,工信部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车企建立新能源汽车企业监测平台,对动力电池等关键系统运行进行实时监测。今年年初,原国家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曾公开表示,对高能量密度的过分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动力电池的安全隐患,但目前还无法确定高能量密度和新能源汽车起火问题的关联。苗圩还表示,就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监管部门已经组织行业开展涵盖全部车型产品的安全隐患排查,加大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的专项抽查力度,并成立了专家组深入一线开展调查。同时,电动汽车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也在加速进行,“未来监管还将统筹协调,综合施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想见,随着补贴退坡,监管政策越来越严,原来还被许多企业视为“摇钱树”的新能源汽车板块,也即将上演一场残酷的淘汰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