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年老牌也未能幸免这些车企为何在中国市 [复制链接]

1#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万辆和.5万辆,中国跃居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而如今,这个数字甚至还翻了一番。世界第一车企大众3/5的销量由中国市场创造,美国最大车企通用汽车2/5的销量也由中国市场创造。中国汽车市场让多少车企趋之若鹜,若非迫不得已,想必没有车企愿意放弃这块庞大无比的蛋糕。

然而最近却频有传闻称有海外车企欲退出中国市场,皆让世人唏嘘不已。中国市场这么大,哪怕只有很小的份额都已经超过许多国家的整个市场,难道还有人有钱不想赚?

其实纵观中国汽车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外资车企的来来去去总已是家常便饭。中国汽车市场固然庞大,但要站稳脚跟也非易事。本文带领各位回顾过去数家海外车企的悲欢离合,再看看如今可能还会再辞别这块神州大地的那些车企。

欧宝:对德味的信仰也未能挽救

一般来说,德国车是在国内最容易混得好的了。一来德国本来就是汽车工业强国,其汽车产品在设计和品控上确实有过人之处。日本车虽然在全球范围口碑出色,但无奈乎一些无法消除的民族感情问题,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日本车时依然存在障碍。但中国人对德国工业品质的崇拜却没有任何情感障碍,因此德国车常常成为了中国消费者眼中不二之选的“神车”。

中国消费者对德国品质的信仰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许多德国车,如大众在国内被许多人戏称为“神车”。当然,这个词可褒可贬。

可以说,成就了大众集团世界第一宝座的就是中国市场,没有中国市场大众前三都排不进去。除此之外,宝马集团、奔驰所属的戴姆勒集团的出色的全球销量也都沾了中国市场的光。大众集团旗下原属英国的宾利也借大众集团之光在中国市场获得了最高销量。MINI、劳斯莱斯也是同理。只要是德国品牌的车,管你实际到底是德国、葡萄牙、墨西哥还是印度、越南生产的,都是至尊德味,品质一定有保证。

按理说,以中国人对德国品质的信仰来看,只要是德国品牌的车就肯定能卖得好。但相信很多人都忽略的事情是:在最近正式退出中国的国外大型车企中,却就是一家老牌德国车企——欧宝。

成立至今年的欧宝是绝对的老牌德国车企。

说到德国味,多少德国车企在欧宝面前都得甘拜下风。欧宝成立的时间年,离现在足足有年!那时候联邦德国甚至魏玛共和国都不存在,德国当时叫德意志帝国,传说中的第二帝国。论辈分,奔驰宝马大众都得叫欧宝一声哥。

该片摄于年欧宝在德国吕塞尔斯海姆的汽车总装线。将近一个世纪前,这样的工厂可谓非常先进、非常现代化。

欧宝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采用大规模量产技术的工厂让美国汽车巨头通用都为之叹服,于是在年时就一口气收购了欧宝80%的股份。不过大家都知道的是没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纳粹德国收编了境内所有欧宝汽车工厂。二战期间,欧宝位于勃兰登堡的卡车工厂全力生产Blitz卡车(与“闪电战”英文BlitzWar同名),欧宝卡车也在二战时期成为纳粹德军的象征之一。直至纳粹德国战败,通用才真正又拿回欧宝在德国的资产。

欧宝Blitz卡车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步兵战场投送的主力运输工具。

二战之后,有德国制造品质保证与强大的山姆大叔后台,欧宝推出的产品一直在欧洲市场有不错的表现。也成为通用汽车坚实的技术攻坚力量。年欧宝品牌以进口方式引进中国。引进的车型主要为欧宝雅特,即欧洲市场上的Astra。在退出中国市场前最后引进过赛飞利(Zafira)和英速亚旅行车(InsigniaSportsTourer)。

欧宝退出中国前最后引进的英速亚旅行车

可这么个原汁原味(虽然是通用旗下的,但主要车型技术研发都在德国)、产品技术都有亮点的德国车企,却竟然无法在热爱德系车的中国立足。年欧宝突然就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实际上,欧宝这个品牌以及其在售车型在国内的认知度,都低得难以置信,很多中国消费者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老牌德国车企。这听起来似乎难以置信,但却又理所当然——根本原因在于,欧宝的母公司通用在中国已经有了别克。

相信很多人一眼都能看出欧宝英速亚根本就是别克君威旅行版。实际上欧宝的大多数车型都在国内换上了别克标。中国消费者本质上都能享用到德国品质的欧宝车型。

就算你之前没了解过欧宝在欧洲的车型,上面的图片你大概也一眼可以看出,英速亚换了个标就是别克君威。事实正是如此,欧宝在欧洲研发的车型在国内都有对应的别克品牌车。如上一代的欧宝雅特Astra就成为了国内的别克英朗XT、而英速亚Insgnia基本和君威是一模一样的、别克昂科拉也与欧宝Mokka采用基本完全一致的设计。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欧宝的灵魂借着别克的躯体在中国还活得好好的。

欧宝在欧洲推出的车型其实在国内大都有相对应的别克车型。对国人来说欧宝品牌是否入化其实已经不重要,另一方面也就自然限制了欧宝品牌在国内的发展。

为了避免和欧宝品牌车型重复,定位重叠,进口的欧宝品牌车型自然就是别克主流车型以外的冷门车型。而且进口的身份使其售价和维护成本居高不下,明明开的是“君威旅行版”,结果保养费用比君威高一截,消费者自然很难接受,也不会为这点“德味”买单。可以说,欧宝之所以败走中国市场,与通用在中国没有基于欧宝足够明确的定位和支持密不可分。当然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这也没什么可惜的,毕竟买别克车主实际上也可以享受到欧宝品质,为何非要纠结到底贴的是美国别克牌还是德国欧宝牌呢?

年法国PSA集团从美国通用汽车手中收购欧宝,结束了通用对欧宝将近一个世纪的管控。目前PSA集团拥有标致、雪铁龙、DS、欧宝和沃克斯豪尔(可以理解为欧宝在英国使用的品牌)5大乘用车品牌。

然而,别克≈欧宝的情况又发生了戏剧性转变,去年3月份,通用正式将欧宝的业务出售给PSA集团(前身为PSA标志雪铁龙集团),结束了对欧宝将近1个世纪的管控。可想而知,未来别克车型也将陆续和欧宝技术告别。

倒是PSA完成对欧宝收购后,又有各种传闻欧宝会借势PSA重返中国市场。如果PSA当真如此,希望能让欧宝在中国红红火火,别再成为一个附庸品牌。

老广州无法忘却的记忆:广州标致

前面提到了PSA,接下来要说的恰好就是PSA主体之一标致。标致号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车企——这一点不是吹牛,年诞生的欧宝都要叫年诞生、至今已超过两个世纪的标致一声哥(尽管标致不是创立初始就造车)。标致作为法国汽车工业的代表,没有理由不重视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如今标致在中国的事务主要由东风标致代理,东风标致虽算不上大热、但在合资品牌中也还算是占有一席之地。然而标致却已在中国栽过一回,那就是曾经的广州标致。

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百废待兴,汽车行业更是如此。大众汽车集团率先在年进入中国,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大众汽车,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合资汽车品牌,第一辆生产的汽车就是桑塔纳。大众汽车今天的成功,和当时最早占领市场的战略举动是分不开的。法国的标致也紧随其后,于年在广州成立了合资汽车公司——广州标致。这也是第二个在中国成立的合资汽车品牌。

当时的广州标致风头不亚于上海大众。那些年,国内车市只有很少车型可供消费者选择。上海大众只有一款车型就是桑塔纳;北京JEEP就是一款;而广州标致有SW8和SX以及三款车型。让人最无法忘怀的自然就是标致,在那个时候标致比桑塔纳更为高端大气。而且当时汽车是限量供应,没有关系还买不到。广州标致一时间洛阳纸贵,一车难求,开得起标致的人在当时无疑都是人生赢家。

已经永远成为回忆的广州标致SX

虽然标致品质口碑不错,但却不思进取,在其它合资品牌陆续推出新车型之时,广州标致却守着一款车型不变,欧洲市场上已经替换了的车型根本没打算引进,似乎觉得中国消费者用不上最新的产品。而且广州标致国产率低,导致配件非常昂贵堪比进口车。当时的桑塔纳国产化率非常高,零配件价格低廉。

在欧洲市场,标致在年就推出取代了。然而广州标致却一直生产到年都未曾考虑引进新车型,可见当时标致诚意的不足。

于是广州标致逐渐被市场所抛弃,而上海大众则逐渐被认可。当年法国人的短视,让在国内的口碑每况愈下,到了年,广州标致迅速从一车难求转变为一车难卖,黄埔工厂停满了大量的库存车。从年进入中国市场开始,才过了9年,就从顶峰跌倒了谷底。

有观点认为当年法国对台出售达索幻影战机、拉斐特级护卫舰等军备行为触怒中国政府,严重影响法国在华投资。

当然广州标致失败的原因也有另一说法:年法国向中国台湾出售60架幻影战斗机,当时正直台海危机前夕,法国此时向台湾军售对中国具有极大挑衅意味。当时中国政府对法国立刻进行制裁,撤销与法国在谈的所有大型项目,不再与法国进行经贸合作,严格控制部级以上官员来往,并关闭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对广州标致肯定或多或少有影响。当时至少政府是禁止购买广州标致的,于是官车形象就落在大众那儿了。

个人认为经营不善始终是最大的原因,毕竟对台军售问题很快就经过磋商解决了,至少在年时中法贸易关系基本回复正常,而广州标致却最终倒下了。

广州标致失败后资产变卖给本田,并成立广州本田(现广汽本田)合资公司,率先引进国产化第六代雅阁车型。

年时的广州标致已经负债累累,年销量甚至不足千台。结果广州标致以象征性的1美元成交价转手本田,并成立了广州本田(后广汽本田)。广汽本田持续引进新车、保持产品竞争力,如今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合资汽车品牌之一,可以说给全世界车企都上了一课——对中国汽车市场切勿高傲轻视。

南京菲亚特:中国不接受新兴市场产品

来自意大利的菲亚特集团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汽车集团了。在中国经济腾飞后着手进入中国市场也就在情理之中。年,菲亚特正式进入中国并成立了南京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

刚进入中国市场时菲亚特推出了派力奥以及派力奥衍生出来的三厢车西耶那。应该说菲亚特是有专研过中国市场的,他们认为这两款体型虽不大但乘坐和储物空间都比同级车有优势的车型会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这两款车型也是菲亚特针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所研发的,这些市场包括印度、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还有巴西这类南美洲国家。

南京菲亚特首先推出的派力奥。虽不算过时车型,但派力奥是针对发展中国国家推出的低端车型。从结果看,市场并不买账。

但遗憾的是,菲亚特没有抓住中国消费者的另一方面的喜好——对于面子的需求。在近似价位下,中国消费者更希望能买到大气体面的车型,而菲亚特这些面对新兴市场推出的小型车在追求实用的时候却没有在意大气。而且这类车型因为不针对欧洲市场,也没有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故事可以宣传,也就是撑不起“面子”。

派力奥之后引进国产的西耶那实则就是派力奥三厢版。

而究其根本,菲亚特当时还是小看了中国消费者的品味。尽管那时候中国汽车市场还没有如今繁华,但中国消费者还是很看重汽车的技术和品质。在大部分合资品牌都不吝惜引入最新车型技术的局面下,菲亚特这些面对低端市场的车型在中国市场自然很难有足够的竞争力打动中国消费者。

南京菲亚特准备年推出的领雅(Linea)。然而领雅还未正式开始量产,南京菲亚特就已经倒下了。

最终在年,南京菲亚特仅仅在中国经营了7年时间就倒下了。随后其大部分资产被变卖,一部分卖给了隶属上汽集团的荣威、一部分则给了众泰。

失败的合资企业都给其余合资企业留下很多经验教训。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带着傲慢和轻视的心态进入中国市场,当年这些车企就是认为中国汽车工业落后,不需要引进最新技术最新车型都可以站稳脚跟,这显然是大错特错的。虽然确实有一些车型能在中国久卖不熄,比如老捷达和老桑塔纳。但这和轻视中国市场是两码事。以捷达为例,能持续生产多年主要是产品本身已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并且技术成熟价格廉价的情况下在出租车市场、教练车市场能获得不少份额才得以新瓶旧酒卖。更何况大众也并没有停止过在中国市场投放最新车型。

对中国市场的傲慢和轻视是许多海外车企失败的根本原因。他们可能看到大众捷达的成功案例,认为老旧车型也能热卖。殊不知捷达是已经创立口碑才敢新瓶旧酒卖,更何况这也不是大众在华的唯一产品。

如果只看这些个例就认为落后车型能打入中国市场,显然就大错特错。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愈渐成熟,自主品牌技术逐步提升、海外车企为针对市场争相引进新技术、推出新车型,在这种情况下,固步自封的企业是不可能在这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站稳脚跟的。

菲亚特在首次失败后,时隔6年,在年又与广汽进行合资,意图重返中国市场。然而让人唏嘘的是,最近有消息要退出中国市场的,也有菲亚特。接下来我们聊聊最近那些传闻要退出中国市场的车企。

传闻一:叫好不叫座的铃木

铃木要退出中国市场是最近传得最火的重磅新闻。已经坐实的是,昌河铃木已经证实退出中国,其资产已经全部出售给昌河汽车。于是大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